问答
问答首页>心理健康>问客体关系取向的心理咨询最终目标在于什么?
[已解决]
未知| 心理健康 4浏览次数 个回复 2021-12-25 21:20:02
问客体关系取向的心理咨询最终目标在于什么?

问:客体关系取向的心理咨询最终目标在于“帮助个案认清父母错误的教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心理问题的。”这话对吗

被采纳
未知 2021-12-25 23:00:56

不对,客体这个词重点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通俗地来说,对自己心理上有影响的叫“客体”,没影响的就不能叫这个(比如过目即忘的路人,父母身上自己不在意的一面);专业地说,重点在于主体[力比多]的投注。所以这个概念是很强调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和世界相处的方式,自己无意识的心理动力。这并不一定和那个被当成“客体”的人有多少关系。重点是我们是怎么经营自己的关系、对身边的人有哪些无意识的需要。如果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对自己有那么决定的影响,那为何在同样环境下成长的兄弟姐妹会表现出那么多的不同?所以这句话是不太准确的。所有心理咨询的目标都是让人不在需要咨询、重新拥有自己的人生。

其他答案
未知 2021-12-26

客体关系理论,是为了更好的让我们去理解我们性格和心理形成的原因。找到这个原因后,不是去指责父母或者埋怨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更好的去做个人成长,最终的目标是在于让来访者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心理咨询本身就是一种疗愈过程,即使是童年的养育或经历有问题,也不是必须要去把自己对父母或他人的恨或愤怒表达出来,通过咨询就能很好的处理这些情结,然后成长。

未知 2021-12-25

不对!虽然我不是非常了解这个理论,但客体的含义肯定要大于父母。而且我认为是对是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更多,觉知即改变,觉知后个案就可以清醒的做出选择,不同的人生就此展开,即使做出相同的选择,但选择的心态有了变化,后续的人生也就有了不同。百度百科:客体关系(object-relations)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关注外部客体(父母和孩子世界中的其他重要的人)对于建立内部心理的影响。所以我理解的目标应该是重新审视并寻找新的外部客体,从而改变认知,进而重建内部心理,对应上面说的觉知和选择。

未知 2021-12-26

我觉得不管什么取向或是流派的心理咨询,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使来访者内心获得成长,用更成熟、客观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本身,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很好的自洽生存。所以,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帮助个案认清父母错误的教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心理问题的”只是必经的一个阶段/过程。

未知 2021-12-25

首先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对的,很抱歉我没有找到客体关系学派关于这个问题的反驳,手上没有依据。但找到了【自体心理学流派】关于这一说法的反驳。依据如下,均为摘抄:“我是否把个体后来的精神病理与性格缺陷都归咎于他的父母呢?我是否在替患者开脱,或者说,我是否被那些不想对他们的症状、行为、和态度担负责任,却一味花时间指责他人尤其是父母的患者蒙蔽了呢?不,我认为我并没有犯这些错误。尽管我习惯以尊重的态度长时间的倾听个案的讲述、而不驳斥他们,但我并没有陷入患者对他们父母的指责之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自体心理学取向的精神分析学家,不会指责任何人无论是患者还是他们的父母。分析家们辨认因果关系,像个案表明他的感受和反应可以用早期的生活经验加以解释,但终究他指出,是患者父母成长的环境使他们成长为那样的人,所以不应被指责。因此,自体心理学取向的精神分析学家抱有人性所有的温暖,但仍然是一位科学客观的观察者。”作者:科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