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怎么用才正确?皮肤科医师:量搽不够效果只剩1/10!

  夏天太阳好烈,白天站在户外一下子就觉得皮肤好烫,爱白怕晒的你一定会搽防晒。但皮肤科医师邱品齐接受iStyle采访时却提到,其实很多人对防晒还是一知半解,以下4件事情,你都知道吗?

1.防晒有搽就好?

  以医学角度建议,肌肤每平方公分需搽足2毫克的防晒产品,才能发挥到该产品标示的防晒效果。但这样计算太难理解,通常是脸加上脖子需搽到1.2cc的量,脸小一点可能是1cc的量;换算过来一瓶30ml的防晒乳,大概1个月要用完,才是恰当的防晒用量。

  

2.先搽SPF25隔离霜,再搽SPF15粉底,加起来也有SPF40效果吧?

  错!多样产品混搭的效果很不稳定,因为不清楚配方结构,有可能的确有防晒加乘的效果,也有可能会互相抵销,建议想要达到好的防御效果,还是得单独抹一道防晒。很多人会觉得搽防晒有黏腻感,一搽好就拿面纸压掉油光,但这一举动就先把防晒都压掉了!邱品齐医师特别提醒,化妆步骤多,一定要先等防晒干了,再涂下一步骤,才不让防晒效果大打折扣。

3.防晒SPF50量搽一半,也有SPF25效果?

  很多人会觉得防晒乳会影响后续上妆,或是觉得量搽太多很粘腻,自以为选择高系数SPF50的防晒产品,但量搽少一点,也有一半的防晒效果。但皮肤科医师邱品齐提到,宁可选择SPF25低系数防晒,量搽足够的效果才会完全发挥,若搽SPF50但量搽少少,顶多只有SPF8的防晒作用。

4.防晒系数越高越好?

  调查发现,有七成民众不清楚UVA及UVB的差别!紫外线主要分为UVA及UVB,UVA穿透力高,容易导致晒黑、老化问题,而UVB能量强,容易使肌肤晒黑。而防晒产品上标示的「SPF」是针对UVB,数字越高代表延缓晒伤的时间越长;而「PA+」或「★★★★」后面的「+」及「★」越多,代表对抗晒老的UVA能力越强。所以挑选时,不只要看SPF,UVA防御能力的标示更重要!

  文/iStyle

  • 21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