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情绪化,一点小事都能掉眼泪,止不住...很累?
自己是家里的老二,还有个老三,小时候什么时候都让着妹妹,也做了很多家务,现在自己出来工作了,妹妹继续读书,因为工作离家里近,放假了就回家。但就和父母开始有矛盾了,父母有工作,我会做饭有时候做点家务。但有时候有些家务就没有做了。父母回来就会责怪我,在家也不干事情,以前都做的家务现在都不做了。有时候想想就很委屈,妹妹以前就很少做家务,有时候放假回来做下家务洗个地板啥的都会被夸上天,我少做样就会被骂,说不如以前,有时候就觉得很累,父母老是说,妹妹还小,让着点她,有时候父母说几句我这不争气的眼泪就掉下来了。我知道父母在外工作很辛苦,我放假在家就可以帮忙做点事情。但有时候就真的觉得很委屈有时候自己也很情绪化,觉得以前我是不是应该学妹妹啥都不做也不至于现在少做样就会被说,很累。。。

3个回答

楼主你好,从你的描述中了解到在家里,父母对待你和妹妹的态度有所不公。在父母眼中。家务事对于你来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少做一点就会被责怪。而对于妹妹来说。稍微做一点家务就能够得到赞扬。并且当你因此感到委屈的时候,父母总是用妹妹还小让着她来。类似道德绑架的话来说服你,很理解你的委屈和无助。在你的描述中,我注意到你是家里的老二,没有提及父母对老大的态度,老大是否也被要求着需要让着妹妹,还是说只针对你呢?在家庭关系中每个人都有着固定的角色模式,似乎看起来这些年来,你一直在家庭中扮演着一个付出者,而妹妹扮演着一个受惠者。并且这样的状态在父母看来是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他们也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妥。那么当你觉察到自己固定的角色模式,并且清楚的了解到这样的角色带给了你怎样的不好的感受之后,就可以尝试与父母沟通并说出你的想法,让他们意识到你一直作为一个家庭的付出者,而妹妹是一个长期的受惠者,这种关系的失衡,会给你带来怎样的伤害?在与父母沟通时,推荐你使用真实表达技术,这种沟通方法,一方面能够让我们不压抑的表达真实的自己,另一方面又能够避免一定的误会和冲突。比如父母又偏心的将家务分给你一个人做,而妹妹也空闲的时候。你可以对他们说:我工作回来很疲惫,我在家也想休息一下。如果妹妹不忙的话,是否可以为我们分担一下呢?这句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层是树立了自己的边界,一层是让父母看到了对家务分配的不恰当。与此同时,如果有能力也可以考虑独立出来生活,减少在家与父母产生摩擦的频率。祝好。
亲爱的题主你好,我是高远情感心理。特别能理解题主现在所面临的烦恼,给题主一个爱的抱抱。⭕我们的情绪来源主要是受到了父母的责怪。反过来想一想,如果父母不是用责怪的语气来说我们。而是用鼓励表扬的语气呢。比如父母说姐姐就是比妹妹厉害,懂事等等。那么我们的情绪问题是不是还会存在呢?那么我们还愿意继续做以前做的这些家务吗?因此我们可能过于纠结父母的评价,把父母的评价看得太重。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可能是我们需要认可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父母不是法官,我们可以据理力争。嗯,父母虽然是我们父母,但是在客观评价上不具有客观性嘛,我们可以和父母据理力争,让他们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并且获得积极的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很多人越批评谁,其实是对谁好。在职场当中就是如此。一个人遭受的批评越多,这个人反而是进步的越快。这就是很奇怪的现象。⭕通过批评,我们获得了与父母的情感链接。虽然这种链接会让我们感到很难受,但是确实是发生了情感链接。我们的妹妹虽然没有得到父母的批评,但是他们没有建立起情感链接,效果是0。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父母是更疼爱我们的。他们和我们的感情可能是更深的。而感情深并不一定要去讨好我们,是说会更任性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是他们的情绪。如果能够意识到这点可能我们就不会难过了。让我们一块共同成长,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在这里,很高兴有缘和你相聚。加油!壹心里和我爱着你。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服务者悠悠天地。    因为妹妹小,自己从小就做了很多家务,现在工作了,还是要经常回家住,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矛盾。父母现在老觉得自己回家不干活或者说干的很少,而妹妹干的少却被父母夸上天,一想到这就会觉得很委屈,情绪容易波动,感到心累。    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自己还要一边工作,还要回家干家务,还得不到父母的称赞,反而是少干的妹妹深受父母的夸奖,这让自己感到十分的难过和委屈。导致自己现在产生了不良的情绪,觉得自己早该效仿妹妹,应该少干或者不干这样的消极想法。其实很多兄弟姐妹在家庭中父母眼里的位置和待遇是有区别,父母难以做到权衡把握,子女总有受委屈、稍显成熟的、也有骄纵的、也有蛮横的,所以,你现在的心情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那么,有个疑问,希望能给你带来一定的启发:    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你的情绪而让你掉眼泪呢?    分享下我的理解或建议:1、出生顺序效应,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由于其出生的顺序不同而产生的在家庭中的独特经验与不同地位,使孩子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方式适应生活。家庭里排行的顺序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幼子通常被看作家里的小宝贝,极易成为家庭的中心,因为他既年幼又弱小,需要别人的帮助,父母最溺爱和娇惯的也是这个最小的孩子。2、普遍性,不必多想,其实很多多子的家庭都是这种情况,父母总会认为长子、次子应该要照顾好幼子,这是很普遍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把父母的这些做法看做正常化的事情就行;3、疏导情绪,及时把你的想法和感受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以得到它们的理解和支持,来释放自己内心的不快,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和父母多沟通,以得到它们的理解,一味地娇惯、保护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加油努力吧……我们一直在为你鼓劲。祝好!!!

整形项目移动入口:

美丽wiki移动入口:

整形医院移动入口:

美丽知识专栏移动入口:

美丽价格中心移动入口:

美丽热点词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