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采用异体肋软骨进行耳朵再造手术

耳支架是耳廓再造中很关键的部分,理想的耳廓支架材料应满足取材方便,对身体无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能充分显示耳廓的三维立体结构,耳支架既要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又要有不吸收,不变形、长期稳定的性质。

目前,寻求理想的耳支架材料,仍然是耳廓再造中需深人研究的课题。以下给大家详细介绍下用于临床的异体肋软骨耳支架。

软骨是--种弱抗原性组织,软骨基质环绕软骨细胞形成保护性屏障,阻止抗原抗体出人此屏障。一旦此屏障遭到破坏,软骨细胞暴露,则可引起宿主产生免疫反应。软骨移植前由于经过切割,软骨细胞外露,因而导致宿主产生免疫反应。

为了降低同种异体肋软骨的抗原性,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软骨吸收、变形。医学专家们曾尝试过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包括低温冷冻、保存液浸泡保存、煮沸,放射线处理等。

异体肋软骨耳支架的发展历程

医学家们研究认为,有一定生理活性的软骨较无活性的软骨移植后抗吸收能力强,具有活性的软骨细胞是抵抗移植后吸收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方法保存的软骨,移植后抗吸收能力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保存液对软骨活力的影响大小。

据了解,医学家们在1999年应用低温冷冻同种异体胎儿肋软骨处理后雕刻成耳支架行4例耳再造,经3到5年随访,2例外耳再造术后出现变形,其余2例患者无吸收变形、免疫排斥反应。

专家们又在无菌条件下切取新鲜尸体肋软骨,经5%醋酸溶液保存5~6个月后用于耳廓再造11例,经1~3年随访再造的耳廓外形满意,软骨无吸收,变形及排斥反应。同时实验发现,经过醋酸脱钙处理5~6个月的肋软骨脆性明显减小,弹性变小,不易折断,不易变形,其弹性比较适合制作耳支架。

应用异体肋软骨可免去切取自体肋软骨的痛苦,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且取材不受限制,保存和处理简易经济,可在手术前一天将耳支架雕刻制作好,放在75%乙醇中保存,术中取出,用盐水冲洗后即可应用。

同种异体耳软骨可提供与耳缺损的组织在解剖结构外形轮廓及功能上完全相同的修复效果,无须切取雕刻自体肋软骨,手术时间短,外观自然逼真,但因临床随方时间尚短,例数也有限,仅系初步近期结果。

因缺乏有关排斥反应及长期随访的报道,异体肋软骨作为耳支架的远期效果如何尚须继续观察,其优越性尚无法肯定。

耳再造救助修复基地官方温馨提示:临床上耳畸形矫正的情况因人而异,患者不可仅凭文章自我诊断。

  • 15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