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4大通缉犯 远离危险分子美白

  在我们选择用护肤品呵护我们的肌肤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在选择美白用品,我们要特别重视对于美白成分的选择。如有产品号称三五天就能变白,那你一定要小心了,那么有哪些危险的美白分子是我们一定要远离的呢?

  通缉犯NO.1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明确规定,汞是化妆品中的禁用物质。一些化妆品中所含的氯化亚汞,短时间内会起到迅速增白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者会出现皮肤苍老加速等现象,实际上起到的是毁容的效果,长期使用汞含量超标的化妆品易患皮肤癌。

  通缉犯NO.2

  铅--铅能抵制黑色素生成。但化妆品中的铅如果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将危害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加上胎儿的大脑比成人大脑对铅的毒性作用更敏感,铅对胎儿期发育的损伤,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能表现出来。

  通缉犯NO.3

  曲酸--在对比试验中发现,现有的美白成分中,它的效果最明显。曲酸一般从青霉、曲霉等丝状真菌中提取,是一种含有毒性的细胞。前几年日本厚生省对实验小白鼠喂食曲算,发现有致癌性,因此在日本只要含有曲酸成分的美白产品,几乎全部已经下架。

  通缉犯NO.4

  对苯二酚--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发出警示,具有美白、淡化黑色素等作用的护肤品大多含有化学成分对苯二酚,存在致癌和引起皮肤损伤等潜在危险,因此应作为处方药销售,并在医生指导下有限制地使用。

  • 18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