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填充就会美,面部填充前还需要知道这些秘

  饱满的脸型可以给人充满青春活力的感觉,想要让脸上干瘪凹陷的地方丰满起来,面部填充是现在很流行的方法。现在自体脂肪面部填充已经成为女性热衷项目之一了,在女性受欢迎排行榜上也能稳居TOP榜前3。凹陷的太阳穴、干瘪的苹果肌、扁塌的眼窝……看起来很显老,而自体脂肪填充能让人即刻拥面部饱满自然且富有少女感的容颜。也有一些爱美者有这样的担心:面部轮廓本来就大,做完面部自体脂肪填充后,脸会不会肿得像发酵的馒头一样?

  其实,只要适量的填充,就能自然美!做完脂肪填充不仅不会变大,反而还会显得小一些,这是因为利用脂肪把凹陷或者扁平的地方填充后,面部轮廓变得饱满、立体;在面部凹陷区域填平即可修饰整个轮廓,脸型的线条就会变得平整、柔和,既修饰了脸型又能让皮肤饱满细腻有弹性,所以在视觉上更显小巧精致了,脂肪填充只是把不完美的轮廓线条修饰得更圆润,并不会造成脂肪堆积。而有的人填充完之后显得脸大与医生的注射手法和注射量以及医生的审美有关系。有一些医生由于自体脂肪填充不能保证脂肪的成活率,所以一次注射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被注射的脂肪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氧从而形成硬结、钙化等,这样会导致脂肪在面部形成炎症反应,而且填充过多就会出现"寿星公脑门"、"整容怪脸",所以不是注射量越多越好,这就是有些人认为填充后会显得脸大的误区所在。自体脂肪填充取哪个位置的脂肪存活率高?

  在做自体脂肪移植注射时,对脂肪供区有严格的针对性,并不是所有脂肪都适用,需考虑脂蛋白脂肪酶(LPL)的活性和脂肪颗粒的大小。

  脂蛋白脂肪酶(LPL)在脂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脂蛋白脂肪酶的生理功能是催化循环中的乳糜微粒(CM)和密度脂蛋白(VLDL)核心的甘油三酯(TG)分解为脂肪酸和单酸甘油酯,以供组织氧化供能和贮存。

  简单来说,脂蛋白脂肪酶(LPL)的活性高,有利于移植脂肪细胞的再生成活。人体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的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自体脂肪移植时,要对脂肪抽取部位进行选择。通过测试与研究,大腿及臀部的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依次为下腹部、上腹部。根据这项研究以及这些部位的深层脂肪分布,在选择脂肪移植的供区时,应该把躯干的下半部作为首要选择范围。这些部位脂肪组织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高于其他部位,有利于移植后脂肪细胞的存活。

  浅层脂肪含量少、颗粒小而均匀;深层脂肪含量多、颗粒大而厚薄不一。在躯干的下半部位做深层抽脂,既可抽取脂肪,又可避免抽吸导致的皮肤凹凸不平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出现。

  因此,在脂肪填充面部时,由于都是细微的浅层部位,需要颗粒较小的脂肪,避免皮肤表面出现脂肪颗粒,术后皮肤表面更光滑、圆润。

  • 17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