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死活不给我买手机,和同学出去我会自卑,难受?
我学习不差,年级前十,和父母说了很久,看着别人在那玩手机刷抖音我会很伤心,特别难受

3个回答

题主你好,我是怡记。看到你的描述,我能感受到你因为爸妈没有给你买手机,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别人都在玩手机,唯独你没得玩的那种自卑、难受的心情,给你一个抱抱。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烦恼增多,会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也会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尊心的需要,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特别渴望得到同伴的接纳、肯定和喜爱。所以,同伴都在玩手机,而你没得玩,就会格外的烦恼。因为自己的社交需要、认同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与此同时,青少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者的主要表现是:1、不由自主地强迫性网络使用;2、在网络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3、一旦停止网络使用就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4、在网络中获得的虚拟感受进一步强化无限上网的欲望,造成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出于让你不要手机上瘾、网络成瘾的目的,你的父母不愿意给你买手机,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也是希望你不要上瘾,并且不要影响学习。看到了吗?你的苦恼,是合理的;你父母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那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个问题呢?1、找出自己情绪之下的需要是什么。自卑、伤心、难受,都是因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你希望和同伴一起玩手机的这个社交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你希望通过和别人一样刷手机、玩抖音的休闲娱乐需要,也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我们看一下,除了和同伴一起玩手机,你们是不是还可以一起做点什么,比如一起运动、一起聊天、一起去交流作业,并不是没有了手机,就一定不能满足社交需要。而对于休闲娱乐,除了玩手机以外,是不是还能通过运动等方式得到满足呢?手机,并非完全不可替代。2、尝试理解父母的用心父母“死活”不给你配手机,想必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学校有要求,而他们也有自己的考虑。他们也是希望你学习继续领先,不要被手机控制。所以,要站在这个角度去理解自己的父母,这并不是父母故意为难你。3、用合理的认知替换不合理的认知如果父母是为了你好,那么可以尝试去理解父母的用心。父母不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他们的权利。如果我们认为“父母必须给自己配手机”,那就是一个不合理的信念。没有什么是别人“必须”做的,你不如把这个想法替换为“父母可以给自己配手机”。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不配手机,我就显得“特殊”了?和同学玩不到一起了?其实,也并不是这样。和同学交流,有很多种方式,并且只有一起玩手机这种方式。况且,没有手机,也能显示出你比较特殊,充满“学霸”气质。4、当然,以上只是针对现状,看看我们如何可以拥有更好的情绪。如果学校同意你们配手机,你也非常希望自己有手机,其实也可以和父母沟通一下的。可以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和父母讲一下:(1)现在班上有多少同学配了手机,出去玩的时候,他们在玩手机,但是你没得玩。(观察)(2)我感觉难受、自卑。(感受)(3)因为我渴望被小伙伴接纳。(需要)(4)我希望你们给我配个手机,让我可以借助它和小伙伴更好地玩到一起,可以吗?(请求)如果能谈成,就最好;如果谈不成,也不用难过,因为在我们的人生路上,还有无数场“谈判”,并不一定都能谈得赢,这只是个小小的谈判罢了。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题主,你好!孩子,看到你一直在争取手机,但父母却始终不同意,你感到很难过,很能理解你的感受,因为我也曾经是个孩子。先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想要一部手机,是我们的需求。就需求而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们想要父母帮我们买手机,就是希望父母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且我也有足够的理由,我成绩不差,而且周围同学都有。当然,父母也会有他们理由。我们之所以感到难过,甚至是有些生气。是因为父母没有满足我的需求。但是,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我们会渐渐明白,没有谁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存在,即使他们是最爱我们的父母。我们可以跟父母沟通,比如:我真的很想要一部手机,如果可能的话,我什么时候可以拥有一部呢?如果父母说,等你考上大学,我们就奖励你。那么我们就好好学习,等我们达到自己目标,就能获得奖励。如果父母说,等你可以挣钱了,你可以自己买。那我们也要好好学习,等有机会可以挣钱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如果别人不能满足我们需求的时候,我们可以学着自我满足。而且需求一定会被满足的,只是延迟了而已。同学们都有手机,我没有,感到很自卑。如果其他人有,我没有,那么我们很容易感到自卑,因为我们是在和别人比较,如果比输了(没有其他人有的),我们就会感觉低人一等。那如果是我没有,但是我想有,我可以争取有。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在和自己比,过去我没有手机,但是我可以争取得到它。我们是和自己比较。那么,我们的从无到有,就是一种超越。如果朋友刷抖音作为一种放松,那么我们可以有其他的放松方式么?其实有的,比如:比如我们可以去看书、也可以去运动,这些都是很健康的放松方式。刷抖音,可能会让人产生暂时的愉悦和满足。但如果我们养成了看书和运动的习惯,那将是获益终身的。我是Tina,世界和我爱着你。❤️❤️❤️
孩子,你好!非常感谢你能来求助。从你的描述让我感受到令你最伤心难过的并不是父母没有给你买手机,而是父母不相信你会有节制地使用手机,不影响学习。比起没有买手机,不被信任对你的伤害更大。你说呢?从你简短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两个关键点,一个就是你的自卑,另一个就是父母对你的不信任,那我分别来谈一下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你说因为父母没有给你买手机,让你在同学中看到他们玩手机时感到特别的自卑。的确,每个人在自己生命中的某个时刻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而且产生自卑的对象都是因人而异。有人会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够好而自卑,有人会因为父母关系不和而自卑,有人会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所以,可以看到自卑的根源是我们想要拥有和别人一样多的,别人有的我们也该有。当我们仔细去琢磨这一句话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伪命题。我们跟别人来自于不同的原生家庭,有着不同的被养育的方式,我们的人格,品行,爱好,家教都是有差异的,我们怎么可能和别人拥有的一样呢?凭什么别人有的我们就该有呢?我们想要的一定是真正适合自己的,自己需要的,不能说是因为别人有我们就必须有,那样我们会特别的累,我们会天天陷入在自卑的情绪困扰之中无法自拔,对不对?当我们能够看到自己为什么而自卑时,我们就明白了要更多的去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要真正适合自己的,而不是盲目的去为了满足虚荣心,想要让自己跟别人一样把自己拖入自卑的深渊。另一个方面就是父母对你的不信任,这个不信任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父母内在对自己有一部分不信任,他们在无意中把自己内在的这种不信任投射给了你,在你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认同了父母的投射,也就是自己可能真的不值得父母信任。还有一个就是可能在你平常的生活中,你的行为举止中透露出了让父母不能完全的信任你,也就是你可能不够自律,没有很好的自我掌控感和自我克制。心理学中有句话说,别人怎么对你都是被你教会的。你认同吗?最后,我要补充的一点就是,在你曾经多次向父母表达你需要一部手机,你只是告诉了他们你要的那个结果,而没有告诉他们你为什么要这个,有了这个会对你有哪些好处,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东西,你拥有了它会让你哪些心理需要可以被满足。我是答主杨丽丽,世界和我爱着你。

整形项目移动入口:

美丽wiki移动入口:

整形医院移动入口:

美丽知识专栏移动入口:

美丽价格中心移动入口:

美丽热点词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