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透明质酸形成迟发性红肿的原因是什么

  玻尿酸是透明质酸的俗称。透明质酸是被市场认可并广泛使用的面部填充剂。透明质酸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广泛分布于人体各部位,其中约56%的透明质酸存在于皮肤中,表皮中有透明质酸,但大部分透明质酸分布在皮层。透明质酸在体内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一个体重为60kg的人,体内每天可以合成7000mg透明质酸。

  注射透明质酸形成迟发性红肿的原因是什么?
  注射时反复穿刺引起的血肿,也会使后期迟发性红肿的机会加大。目前临床医生使用大分子玻尿酸注射习惯问题由于高交联型玻尿酸塑形效果好,所以医生喜欢把材料当作假体来使用,一次注射很大量,来完成很挺的鼻子或者很尖的下巴,导致单点堆积量过大。大体积的材料无法和组织很好的融合,自身组织不能提供充足的代谢环境,产品形态维持时间长,生物膜在材料表面形成后会随着材料形态的稳定而稳定,一旦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就会产生炎性反应。
  形变和移位
  原因:
  1、在玻尿酸注射层面以上的肌肉、皮肤存在持续的压力会使玻尿酸移位;
  2、睡眠体位的压迫;
  3、大分子、高交联的玻尿酸硬度高,塑形力强,适量注射不易形变,过量注射3-6个月后,会因为等容性降解的吸水作用,从而发生形变,某些单向产品这一反应尤其严重;
  小分子、低交联的玻尿酸,与组织相容性强、结合性高,且因注射表浅,受到压力影响较小,因此不易产生形变;
  4、较深层次过量注射中分析、中交联的玻尿酸易发生形变;
  5、重力的影响、体位的变化;
  6、表情肌的动态变化,会使得玻尿酸移位或加快部分玻尿酸的吸收速度;
  7、注射面积越大,单位面积注射量越多,周围组织越疏松,越容易发生形变。
  • 14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