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第三方是否使趋势医美发展?

  说起整形我们就离不开医美第三方,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医美行业的特征,医美属于改善型医疗,并非刚需;医疗美容服务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非标行业,同一部位可能会存在数种乃至数十种名称,价格更是参差不齐,客户的认知成本相对较高;医美机构的现状是高度分散且竞争激烈,无形中又增加了引流的难度。

  医美是离不开营销
  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医美机构都热衷于投放广告与百度竞价。医美将营销的范围与深度拔高到了与房地产同样一个级别。但问题是医美并没有房地产赚钱。看似暴利的背后是高达50%以上的营销成本,这样低覆盖、高投入的营销方式,导致整个行业的竞争变得同质化。况且投入多少,就一定能收获多少吗?这是一项变动成本,ROI普遍偏低。
  于是非人民币玩家另辟蹊径,开始拓展以转诊返佣为合作方式的异业渠道,以美容院为代表的渠道,成为了最早的第三方。虽然实践证明这样的第三方并不完美,但至少体现了第三方的几大特色:其一,降低了营销的门槛,小医院小诊所也可以有稳定的导流渠道;其二,营销成本变得可控,以成交业绩为结算单位的返佣方式,是一项固定成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三,优化了行业结构,如果医美机构整天思考的不是怎么“做好外部营销”,而是怎么“做好内部运营”,那么无论对于医美机构还是客户都是两全其美的事。
  从兴建营销团队到开放第三方合作机制,既是医美营销重心转移的过程,也标志了第三方的兴起。
  医美第三方的创新与演变同样是一种趋势。
  启蒙期
  2013年前,当医美还没有被互联网所渗透的时候,客户对医美的认知还停留在“该不该整”的“被动灌输”阶段,美容院或类似以女性为主要客户群体的机构拥有绝对的用户粘性,再加上这些年龄层次的群体本身就不是互联网受众,老板娘的推荐拥有绝对的权威性。这个时期,得线下渠道得天下,以咨询/转诊为特色的线上第三方因其功能单一,对市场格局影响不大。那时候我们已经开启了医美第三方。
  过渡期
  到了2013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客户对医美不再一片懵懂,客户的认知从“该不该整”进化到“该整哪里”的“主动了解阶段”。这个时期客户不再是砧板上的鱼肉,只关注高返佣的线下渠道开始力不从心。而医美第三方的新型医美平台因其涵盖社区+内容+点评等科普与社交功能而迅速崛起。
  完善期
  再到2015年,医美市场进一步透明,平民化、年轻化成为这个行业的风向标,资本迅速靠拢,消费金融开始盛行。大量的第三方平台涌现出来,对客户的诉求进一步细分并升级,在社区、内容、点评、预订/预约、咨询/转诊、消费分期、线下陪护等板块总能找到一款涵盖其中的第三方平台,可以说第三方承载了除直接做手术以外的全方位服务功能。只要老板不是傻子,在客户“去哪里整”的“冲动消费”阶段,都能享受到这个行业的红利。
  融合期
  2017年以后,经过多年来医美机构和第三方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客户对“该不该整”,“该整哪里”,“去哪里整”都有了清晰的认识。于是客户的认知又上升到了“以什么价格整”的“理性消费”阶段,追求安全可靠的同时,追求性价比。这几乎是所有新兴行业走向成熟行业的定律,随着行业的透明化,医美的性价比也只能越来越高。于是,天猫、京东、美团这样的大佬顺理成章的跨界进来了。千亿级别的市场,谁能保证唯品会、苏宁易购、拼多多这些第二梯队的电商大佬不会杀将进来?这是不是意味着医美第三方的结构将从垂直化向横向化发展?这么一想,就颇有一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味了(大佬果然都是擅长割韭菜的)。
  总结下来,医美第三方一直在创新与演变,但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客户的认知程度与决策能力都需要时间来培养,因此短期内不可能形成垄断地位的第三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终究要轮输赢。垂直领域还没有尘埃落定,横向领域的就要剑拔弩张了。
  • 28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