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美成为了原罪 要学会在脸上做做减法

  在美商还未诞生的时代,过度医美成为了原罪。在不经过审美衡量下,为了追求效果,不断地在脸上注射各种各样的填充物,导致僵硬、假面等后遗症。

  其实做医美就像一道数学题,不同的治疗手段其实就是根据每个人的个性与气质、需求和预算,对身体各个部位做加加减减的工作,减去多余不好看的,加上不足的。

  但有时候,我们太过注重加法,而忽略了减法的重要性。其实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需求,合理做做减法,让自己拥有更好看的轮廓、更协调的比例和自然的动人感,有什么不好呢?

  有时候,大家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抗衰需求,但还是忍不住把热玛吉、7D、超声炮...做了个遍,甚至一年要做两三次。从临床上讲,过度给予高温刺激(60度以上),皮下会产生很多疤痕,累积之后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好的方式就是选择一些低能量、多频次的轻光电项目,配合重光电激活纤维母细胞,产生新的胶原蛋白,不提前透支,给未来做足准备。

  不要过度追求面部充盈感!

  并不是说玻尿酸不好,而是想告诫大家,面部不是越饱满才越好看,很多时候都要结合整体面部的情况去做评估。

  填充并不是万能的,稍有不慎,填充物的重力会加速填充部位的下垂。先前一窝蜂地填,现在一窝蜂地想去吸掉,实在是费时费力。

  审美的流行时刻都在变迁,脸部平坦有平坦的好看,丰盈有丰盈的好看,能支撑起一个人精气神的,是藏在皮下的筋骨,高低疾缓各有千秋,而非那一堆或许并不需要的填充物。

  我们大多时候,要在自然的小改动,不自然的大改动中做取舍。美貌这个东西,你把它当工具使,可以。但是在美貌的选择上,不断追求立体,太过执着就有点矫枉过正了。在充斥着加法的治疗方式中,适当做些减法,懂得平衡才是很好的。

  • 21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