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整形后鼻尖下旋变常见 常见原因还是支架问题

  现在的整形趋势,介于自然和网红风格之间,受到网上不少整形模板的影响,很多姐妹都容易受到影响而忽视自身的基础,一味强调鼻梁高,而不顾鼻小柱支撑力,鼻尖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断层,随着时间增加,鼻尖慢慢下垂就是必然事件了。

  鼻尖下旋主要与鼻尖旋转度相关。临床上可以分为先天性及鼻整形术后所造成的鼻尖下旋。先天的鼻尖下旋,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鹰钩鼻,鼻翼软骨内侧脚和鼻中隔软骨发育过长,连带着五官整体的气质就会变得凶悍、有距离感。加上在很多影视化电视剧里,大多负面角色都是鹰钩鼻相貌,由此也加深了对鹰钩鼻的刻板印象。

  隆鼻术后的出现鼻尖下旋,原因比较复杂,常见以下几种,大多是第2和第3种比较常见:

  1.鼻尖帽状移植物或软骨支架在重力作用下下旋移位。

  2.支架固定不牢固。

  3.鼻中隔太薄弱或缺失。

  4.自体软骨支架的部分或完全吸收导致鼻尖形态改变。

  5.中央韧带的破坏或术后未进行复位固定。

  什么是“支架固定不牢固”?

  我们知道,决定鼻尖高度和外形的最主要结构是鼻翼软骨,而亚洲人的鼻翼软骨发育小、支持力弱,想要鼻头做的漂亮好看,单纯的做鼻头或者鼻翼缩小/切除都达不到很多人的需求。

  所以,整个鼻头就需要一个新的支架去支撑了,目前国际主流的做法是取耳软骨、鼻中隔软骨(有争议)、肋软骨等,使用盾牌移植物、重叠移植物、盖帽移植物及鼻小柱支撑物等方法获得满意的鼻尖效果。但是大家要想一个问题,鼻子就那么大,取这么几块薄薄的软骨去搭建一个稳固的结构,其实是很难的,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

  鼻尖支架搭建式有三种。

  1.是在鼻中隔前角,后角,各自一侧一片软骨,之后在鼻中隔尾侧端方向放置一片软骨进行缝合固定。适用于鼻部基础薄弱、鼻中隔发育较差的患者。弊端是术后鼻尖坚硬,无法活动,并伴有术后通气功能障碍。

  2.在鼻中隔前角左右两侧各放置一片软骨,再在两片软骨之间放置另一片软骨的结构。此结构相对于鼻尖柔软度更高,适合单纯改善鼻尖的患者。缺点是可能存在下旋畸形。

  3.在基础上外加一片鼻小柱支撑移植物,适用于重度鼻小柱短缩畸形。缺点是术后鼻小柱宽大,失真,鼻前庭形态欠佳。

  • 18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