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的类型

  疤痕是什么类型对选择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临床上根据疤痕组织学形态和形态学的区别,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表浅性疤痕表浅性疤痕(superficialscar)因皮肤受轻度擦伤,或由于浅Ⅱ度灼伤,或皮肤受表浅的感染后所形成的,一般累及表皮或真皮表层。

  临床表现:表面粗糙,有时有色素改变。局部平坦、柔软,有时与周边正常皮肤界限不清。一般无功能障碍,不需特殊处理。

  (二)增生性疤痕凡损伤累及真皮深层,如深Ⅱ度以上灼伤、切割伤、感染、切取中厚皮片后的供皮区等,均可能形成增生性疤痕(hypertrophicscar)。

  临床表现:疤痕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在早期因有毛细血管充血,疤痕表面呈红色、潮红或紫色。在此期,痒和痛为主要症状,甚这可因搔抓而致表面破溃。在经过相当一段时期后,充血减少,表面颜色变浅,疤痕逐渐变软、平坦,痒痛减轻以致消失,这个增生期的长短因人和病变部位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讲,儿童和青壮年增生期较长,而50岁以上的老年人增生期较短;发生与血供比较丰富如颜面部的疤痕增生期较长,而发生与血供较差如四肢末端、胫前区等部位的疤痕增生期较短。增生性疤痕虽可厚达2cm以上,但与深部组织粘连不紧,可以推动,与周围正常皮肤一般有较明显的界限。增生性疤痕的收缩性较挛缩性疤痕为小。因此,发生于非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疤痕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而关节部位大片的增生性疤痕,由于其厚硬的夹板作用,妨碍了关节活动,可引致功能障碍。位于关节屈面的增生性疤痕,在晚期可发生叫明显的收缩,从而产生如颌颈粘连等明显的功能障碍。

  (三)萎缩性疤痕萎缩性疤痕(atrophicscar),其损伤累及皮肤全层及皮下脂肪组织,可发生与大面积Ⅲ度灼伤、长期慢性溃疡愈合后,以及皮下组织较少部位如头皮、胫前区等受电击伤后。

  临床表现:疤痕坚硬、平坦或略高于皮肤表面,与深部组织如肌肉、肌腱、神经等紧密粘连。疤痕局部血液循环极差,呈淡红色或白色,表皮极薄,不能耐受外力摩擦和负重,容易破溃而形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如长期时愈时溃,晚期有发生恶变的可能,病理上多属鳞状上皮癌。萎缩性疤痕具有很大的收缩性,可牵拉邻近的组织,而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

  (四)疤痕疙瘩疤痕疙瘩(keloid)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大部分疤痕疙瘩通常发生在局部损伤1年后,包括外科手术、撕裂伤、文身、灼伤、注射、动物咬伤、接种、粉刺及异物反应等,许多患者的原发病史可能被忘记。

  临床表现:疤痕疙瘩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一般表现为高出周围正常皮肤的、超出原损伤部位的持续性生长的肿块,扪之较硬,弹性差,局部氧或痛,早期表面呈粉红色或紫红色,晚期多呈苍白色,有时有过度色素沉做着,与周围正常皮肤有较明显的界限。病变范围大小不一,从2—3mm丘疹样到大如手掌的片状。其形态呈多样性,可以是较为平坦的、有规则边缘的对称性突起,也可以是不平坦的、具有不规则突起的高低不平的团块,有时像蟹足样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又称“蟹足肿”)。其表面为萎缩的表皮,但耳垂内疤痕疙瘩的表皮可以接近正常皮肤。大多数病例为单发,少数病例呈多发性。疤痕疙瘩在损伤后几周或几月内迅速发展,可以持续性连续生长,也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稳定状态。病变内可因残存的毛囊腺体而产生炎性坏死,或因中央部缺血而导致液化性坏死。疤痕疙瘩一般不发生挛缩,除少数关节部位引起轻度活动受限外,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碍。疤痕疙瘩一般不能自行退化,偶有报道病变在绝经期后退化,其退化与病程、部位、病因或症状无关。疤痕疙瘩的恶变曾有报道,但发生率很低。

  (五)其他在临床上,根据疤痕的形态,有可分为线状疤痕、蹼状疤痕、凹陷性疤痕、桥状疤痕等数种。

  • 22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