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能“遮百丑”也能显百病美白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亚洲女性格外推崇肤白赛雪。但有时候,如果身体内部出现病变,也会面色发白。那究竟什么是正常的白色,什么是病色的白色?

  正常的白有三个特点:第一,这种白应该是从3岁开始的,一天比一天白,也就是“天生就白”;第二,正常的白应该有红色掺杂其间,是“红白隐隐”,白里透红、红里透白,看上去健康很漂亮;第三,红色和白色各在其位,红色主要在颧颊部位,其他部位以白为主,红白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看自己面色是否变白了,用上文的“三对照法”。面色白如果不明亮、不润泽、不含蓄,那就是病色了。病色的满面白色是气虚、血虚、虚寒的征象。气虚无力运行血液,血虚不能充盈血脉,面色都有可能变白。而体寒的时候,寒主收缩牵引,血脉收缩、气血不充、血液减少,面色也会变白。

  白又分两种:

  苍白:血液颜色是红色的,因此当血液少的时候,或者血液到不了脸上的时候,脸上红的颜色就减少了,于是就发白了。这就是“血虚淡白”。如果血虚的症状很轻微,就吃一些可以补血的食物,如大枣、桑葚、龙眼肉、阿胶等,自己进行调养。

  晄白:满面白色如果是晄白的话,就是气虚的征象。晄白和淡白不一样,苍白给人感觉是浅淡的白,脸上没有血色,晄白则是白里面透着青光,像《暮光之城》里的吸血鬼。这是由于气虚造成的。对于气虚,在排除了器质性病变之后,我们可以自己保健调养。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牛肉等。

  • 28 人关注